[口头报告]青藏高原雷暴云微物理特征研究

青藏高原雷暴云微物理特征研究
编号:766 稿件编号:195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47:56 浏览:4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4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 [S12-6]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6、专题12.11(19日上午,226)

暂无文件

摘要
为了系统地探究青藏高原(TP)雷暴云微物理特征相比于其它地区表现出怎样的独特性,本研究收集了全球降水任务(GPM)卫星2014~2022年5~9月期间在TP、喜马拉雅山脉南麓(SHF)和我国中东部平原(CEC)三地的观测数据,并结合多种闪电定位资料建立了雷暴降水特征(LPFs)数据集。通过对比、分析三地LPFs数据集,可以发现TP-LPFs在Ku波段的反射率平均值(中间值)为20.68(19.74)dBZ,低于SHF-LPFs的24.37(22.62)dBZ以及CEC-LPFs的24.13(22.55)dBZ,这暗示了TP雷暴的对流强度偏弱。TP-LPFs的双频比仅有一个峰值,位于3~4 dB;而SHF-LPFs和CEC-LPFs的双频比则有两个峰值,分别为−1~0 dB和3~4 dB,其中−1~0 dB通常对应于液相降水粒子。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因为TP雷暴云底与地表之间的距离较近,冰相降水粒子还来不及融化,便以软雹的形态沉降至地面。从降水粒子谱分布来看,相比于SHF-LPFs和CEC-LPFs,TP-LPFs的降水粒子整体上表现出粒径偏小、数浓度偏高的特征。
关键字
青藏高原,雷暴,云微物理
报告人
潘赟
博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

稿件作者
潘赟 复旦大学
郑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义军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