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胶体迁移对铀污染场地的固定化修复带来挑战

胶体迁移对铀污染场地的固定化修复带来挑战
编号:4632 稿件编号:12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5:01:56 浏览:5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 [S18-4]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8、专题18.4、专题18.7(20日上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污染场地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风险对于核环境安全评价和场地修复至关重要。在铀污染场地中,铀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好氧/厌氧条件及赋存形态,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对生态健康构成威胁。基于铀污染土壤中的监测结果,磷酸铀矿物、还原U(IV)相与土壤有机质复合U(VI)是最常见的三种形态,因此,构建磷酸盐矿化以及生物/化学还原条件的天然屏障是固定修复铀的常见策略。地下环境中,胶体相在核素迁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存在会显著影响铀的赋存模式和迁移规律,进而对铀污染场地固定化修复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工作针对胶体对铀污染场地固定化修复效率影响及迁移行为,采用柱实验法和非对称场流分馏系统开展了磷酸矿化以及化学/生物还原条件下胶体与铀的迁移行为研究,通过光谱技术揭示了胶体-铀的界面反应过程和微观机制,阐明了固定化条件下铀与环境胶体的作用机制,揭示了不同水化学条件下铀与胶体的迁移规律,明确了胶体稳定性对于固定化铀迁移的主控作用,阐明了铀在不同类型环境介质中的滞留、分布、迁移和归趋规律。相关成果可为构建铀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我国核设施场地核环境安全评价和核应急体系的完善提供重要的支撑。
关键字
铀污染场地、胶体、迁移、界面行为、核环境安全
报告人
潘多强
教授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潘多强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