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西北太平洋溶解态与颗粒态铅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西北太平洋溶解态与颗粒态铅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号:3937 稿件编号:26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5:33:40 浏览:5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1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 [S6-3]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7、专题6.11、专题6.4(18日下午,205)

暂无文件

摘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铅(lead,Pb)已经通过气溶胶扩散到远洋地区。由于西北太平洋实测数据匮乏,对于Pb在其海域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知之甚少。本研究详细解析了2019年GEOTRACE GP09断面航次的溶解态和颗粒态Pb分布。我们发现表层溶解态Pb的浓度存在纬度差异性,北部21°N海域(高达40 pM)高于南部11°N海域(低至20 pM) ,可能与大气沉降纬度差异相关。次表层存在溶解态Pb的浓度极大值层(最大值为80 pM),其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变薄,深度也逐渐变浅,推测与富Pb的北太平洋模态水的向南延伸相关。此外,深层(>2000m)溶解态Pb的浓度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从30 pM降至10 pM,同时颗粒态Pb浓度从3 pM逐渐降至0.5 pM,暗示侧向输运是太平洋深层高浓度Pb的一个重要来源。
关键字
Pb,西北太平洋,GEOTRACES,溶解态铅,颗粒态铅,陆源输入,大气输入,水团混合
报告人
杨晨婧
硕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

稿件作者
杨晨婧 厦门大学
张衎 厦门大学
张楠 厦门大学
蔡毅华 厦门大学
曹知勉 厦门大学
周宽波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