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中三叠世罗平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埋藏环境研究 —基于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的思考

中三叠世罗平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埋藏环境研究 —基于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的思考
编号:2906 稿件编号:267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43:30 浏览:3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1:46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 [S16-5]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2、专题16.6(20日上午,226)

暂无文件

摘要
中三叠世罗平特异埋藏化石库(生物群)保存了丰富的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及矿化软组织,是继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典型代表,对于其埋藏环境和机制的研究亟待深入开展。本研究利用多种地球化学指标对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典型剖面(响洞坡)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沉积学、埋藏学证据,揭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与化石埋藏的关系。结果表明,化石埋藏层位具有相对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缺氧的底层水特征,初级生产力主要来源为真核藻类和原核微生物。提出在中三叠世巨型季风气候作用下,上升流把广海营养物质传送至台地内部,同时期火山活动也带来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导致表层海水富营养化,促进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繁盛。随后,大量有机质沉降和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溶解氧,导致底层水缺氧,抑制了化石的分解作用和生物扰动作用,有利于罗平生物群化石的埋藏。该过程同时促进了微生物席的发育,这对化石具有一定密封保护作用,最终造就了罗平生物群化石的特异埋藏。
 
关键字
生物群 特异埋藏 罗平 三叠纪 氧化还原条件
报告人
马志鑫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稿件作者
马志鑫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胡世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