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考虑泥炭地的自生过程探讨碳累积对温度和水文状况的响应

考虑泥炭地的自生过程探讨碳累积对温度和水文状况的响应
编号:254 稿件编号:62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3:59:04 浏览:5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9min

所在会议:[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7]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5、专题1.9、专题1.8(19日下午,205)

暂无文件

摘要
泥炭地碳累积在全球碳库和气候变化动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积累的泥炭存在着持续分解这一自生过程(autogenic processes),理解泥炭地碳累积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研究基于阿穆尔河流域的一个约1500年记录的泥炭沉积柱芯,对沉积物中的植物大化石进行分析,识别泥炭地发展的状态变化,尤其是富营养(fen)到贫营养(bog)的转变。应用不同的泥炭发展概念模型来分别模拟富营养(fen)和贫营养(bog)的自生过程,计算表观碳累积速率(aCAR)相对模型模拟的自生过程碳累积速率的偏差,表示去除了自生过程影响的碳累积速率(Non-autogenic Carbon Accumulation Rate, NCAR)。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泥炭地碳累积对温度和水文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泥炭地发展阶段,碳累积对温度和水文变化的响应不同。富营养(fen)阶段,当泥炭地水含量较高时,温度的升高对植物凋落物分解的促进作用超过对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促进,出现较低的NCAR;当水含量不再是抑制因素时,温度的上升对植物NPP的促进超过植物凋落物分解的促进,出现高NCAR。贫营养(bog)阶段,水文条件的变化不再影响到NCAR的变化,但观察到NCAR与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项研究通过考虑泥炭地自生过程的影响,增强了我们对温度、湿度和泥炭地碳累积之间联系的理解,促进了我们对泥炭地碳累积在全球碳库和气候变化中角色的认识。
关键字
自生过程,碳累积,植物群落,水分含量,温度
报告人
刘汉向
副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刘汉向 浙江师范大学
韩冬雪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国平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